25.3  模式讲解

25.3.1  认识访问者模式

(1)访问者的功能

       访问者模式能给一系列对象,透明的添加新功能。从而避免在维护期间,对这一系列对象进行修改,而且还能变相实现复用访问者所具有的功能。

       由于是针对一系列对象的操作,这也导致,如果只想给一系列对象中的部分对象添加功能,就会有些麻烦;而且要始终能保证把这一系列对象都要调用到,不管是循环也好,还是递归也好,总之要让每个对象都要被访问到。

(2)调用通路

       访问者之所以能实现“为一系列对象透明的添加新功能”,注意是透明的,也就是这一系列对象是不知道被添加功能的。

重要的就是依靠通用方法,访问者这边说要去访问,就提供一个访问的方法,如visit方法;而对象那边说,好的,我接受你的访问,提供一个接受访问的方法,如accept方法。这两个方法并不代表任何具体的功能,只是构成一个调用的通路,那么真正的功能实现在哪里呢?又如何调用到呢?

很简单,就在accept方法里面,回调visit的方法,从而回调到访问者的具体实现上,而这个访问者的具体实现的方法才是要添加的新的功能。

(3)两次分发技术

访问者模式能够实现在不改变对象结构的情况下,就能给对象结构中的类增加功能,实现这个效果所使用的核心技术就是两次分发的技术。

       在访问者模式中,当客户端调用ObjectStructure的时候,会遍历ObjectStructure中所有的元素,调用这些元素的accept方法,让这些元素来接受访问,这是请求的第一次分发;在具体的元素对象中实现accept方法的时候,会回调访问者的visit方法,等于请求被第二次分发了,请求被分发给访问者来进行处理,真正实现功能的正是访问者的visit方法。

两次分发技术具体的调用过程示意如图25.5所示:

37da2703afcb0aa7ad75c22f6660cd8d__1.JPG

图25.5  两次分发

       两次分发技术使得客户端的请求不再被静态的绑定在元素对象上,这个时候真正执行什么样的功能同时取决于访问者类型和元素类型,就算是同一种元素类型,只要访问者类型不一样,最终执行的功能也不会一样,这样一来,就可以在元素对象不变的情况下,通过改变访问者的类型,来改变真正执行的功能。

       两次分发技术还有一个优点,就是可以在程序运行期间进行动态的功能组装和切换,只需要在客户端调用时,组合使用不同的访问者对象实例即可。

       从另一个层面思考,Java回调技术也有点类似于两次分发技术,客户端调用某方法,这个方法就类似于accept方法,传入一个接口的实现对象,这个接口的实现对象就有点像是访问者,在方法内部,会回调这个接口的方法,就类似于调用访问者的visit方法,最终执行的还是接口的具体实现里面实现的功能。

(4)为何不在Component中实现回调visit方法

在看上面的示例的时候,细心的朋友会发现,在企业客户对象和个人客户对象中实现的accept方法从表面上看是相似的,都需要回调访问者的方法,可能就会有朋友想,为什么不把回调访问者方法的调用语句放到父类中去,那样不就可以复用了吗?

请注意,这是不可以的,虽然看起来是相似的语句,但其实是不同的,主要的玄机就在传入的this身上。this是代表当前的对象实例的,在企业客户对象中传递的就是企业客户对象的实例,在个人客户对象中传递的就是个人客户对象的实例,这样在访问者的实现中,就可以通过这不同的对象实例来访问不同的实例对象的数据了。

如果把这句话放到父类中,那么传递的就是父类对象的实例,是没有子对象的数据的,因此这句话不能放到父类中去。

(5)访问者模式的调用顺序示意图

访问者模式的调用顺序如图25.6所示:

b68235f136923b48baefae1229cf426f__2.JPG

图25.6  访问者模式调用顺序示意图

(6)空的访问方法

并不是所有的访问方法都需要实现,由于访问者模式默认的是访问对象结构中的所有元素,因此在实现某些功能的时候,如果不需要涉及到某些元素的访问方法,这些方法可以实现成为空的,比如:这个访问者只想要处理组合对象 ,那么访问叶子对象的方法就可以为空,虽然还是需要访问所有的元素对象。

还有一种就是有条件接受访问,在自己的accept方法里面进行判断,满足要求的接受,不满足要求的,就相当于空的访问方法,什么都不用做。

25.3.2  操作组合对象结构

       访问者模式一个很常见的应用,就是和组合模式结合使用,通过访问者模式来给由组合模式构建的对象结构增加功能。

对于使用组合模式构建的组合对象结构,对外有一个统一的外观,要想添加新的功能也不是很困难,只要在组件的接口上定义新的功能就可以了,麻烦的是这样一来,需要修改所有的子类。而且,每次添加一个新功能,都需要这么痛苦一回,修改组件接口,然后修改所有的子类,这是相当糟糕的。

为了让组合对象结构更灵活、更容易维护和更好的扩展性,接下来把它改造成访问者模式和组合模式组合来实现。这样在今后再进行功能改造的时候,就不需要再改动这个组合对象结构了。

访问者模式和组合模式组合使用的思路:首先把组合对象结构中的功能方法分离出来,虽然维护组合对象结构的方法也可以分离出来,但是为了维持组合对象结构本身,这些方法还是放在组合对象结构里面;然后把这些功能方法分别实现成为访问者对象,通过访问者模式添加到组合的对象结构中去。

下面通过访问者模式和组合模式组合来实现如下功能:输出对象的名称,在组合对象的名称前面添加“节点:”,在叶子对象的名称前面添加“叶子:”。

(1)先来定义访问者接口

访问者接口非常简单,只需要定义访问对象结构中不同对象的方法,示例代码如下:

/**

 * 访问组合对象结构的访问者接口

 */

public interface Visitor {

    /**

     * 访问组合对象,相当于给组合对象添加访问者的功能

     * @param composite 组合对象

     */

    public void visitComposite(Composite composite);

    /**

     * 访问叶子对象,相当于给叶子对象添加访问者的功能

     * @param leaf 叶子对象

     */

    public void visitLeaf(Leaf leaf);

}

(2)改造组合对象的定义

       然后来对已有的组合对象进行改造,添加通用的功能方法,当然在参数上需要传入访问者。先在组件定义上添加这个方法,然后到具体的实现类里面去实现。除了新加这个方法外,组件定义没有其它改变,示例代码如下:

/**

 * 抽象的组件对象,相当于访问者模式中的元素对象

 */

public abstract class Component {

    /**

     * 接受访问者的访问

     * @param visitor 访问者对象

     */

publicabstract void accept(Visitor visitor);

    /**

     * 向组合对象中加入组件对象

     * @param child 被加入组合对象中的组件对象

     */

    public void addChild(Component child) {

       // 缺省实现,抛出例外,叶子对象没这个功能,或子组件没有实现这个功能

       throw new 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(

"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");

    }

    /**

     * 从组合对象中移出某个组件对象

     * @param child 被移出的组件对象

     */

    public void removeChild(Component child) {

       // 缺省实现,抛出例外,叶子对象没这个功能,或子组件没有实现这个功能

       throw new 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(

"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");

    }

    /**

     * 返回某个索引对应的组件对象

     * @param index 需要获取的组件对象的索引,索引从0开始

     * @return 索引对应的组件对象

     */

    public Component getChildren(int index) {

       throw new 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(

"对象不支持这个功能");

    }

}

(3)实现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

改变了组件定义,那么需要在组合类和叶子类上分别实现这个方法,组合类中实现的时候,通常会循环让所有的子元素都接受访问,这样才能为所有的对象都添加上新的功能,示例代码如下:

/**

 * 组合对象,可以包含其它组合对象或者叶子对象,

 * 相当于访问者模式的具体Element实现对象

 */

public class Composite extends Component{

publicvoid accept(Visitor visitor) {

       //回调访问者对象的相应方法

       visitor.visitComposite(this);

       //循环子元素,让子元素也接受访问

       for(Component c : childComponents){

           //调用子对象接受访问,变相实现递归

           c.accept(visitor);

       }

    }

    /**

     * 用来存储组合对象中包含的子组件对象

     */

    private List<Component> childComponents =

new ArrayList<Component>();

    /**

     * 组合对象的名字

     */

    private String name = "";

    /**

     * 构造方法,传入组合对象的名字

     * @param name 组合对象的名字

     */

    public Composite(String name){

       this.name = name;

    }

    public void addChild(Component child) {

       childComponents.add(child);

    }

    public String getName() {

       return name;

    }

}

叶子对象的基本实现,示例代码如下:

/**

 * 叶子对象,相当于访问者模式的具体Element实现对象

 */

public class Leaf extends Component{

publicvoid accept(Visitor visitor) {

       //回调访问者对象的相应方法

       visitor.visitLeaf(this);

    }

    /**

     * 叶子对象的名字

     */

    private String name = "";

    /**

     * 构造方法,传入叶子对象的名字

     * @param name 叶子对象的名字

     */

    public Leaf(String name){

       this.name = name;

    }

    public String getName() {

       return name;

    }

}

(4)实现一个访问者

       组合对象结构已经改造好了,现在需要提供一个访问者的实现,它会实现真正的功能,也就是要添加到对象结构中的功能。示例代码如下:

/**

 * 具体的访问者,实现:输出对象的名称,在组合对象的名称前面添加"节点:",

 * 在叶子对象的名称前面添加"叶子:"

*/

public class PrintNameVisitor implements Visitor {

    public void visitComposite(Composite composite) {

       //访问到组合对象的数据

       System.out.println("节点:"+composite.getName());

    }

    public void visitLeaf(Leaf leaf) {

       //访问到叶子对象的数据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System.out.println("叶子:"+leaf.getName());

    }

}

(5)访问所有元素对象的对象——ObjectStructure

       访问者是给一系列对象添加功能的,因此一个访问者需要访问所有的对象,为了方便遍历整个对象结构,通常会定义一个专门的类出来,在这个类里面进行元素迭代访问,同时这个类提供客户端访问元素的接口。

       对于这个示例,由于在组合对象结构里面,已经实现了对象结构的遍历,本来是可以不需要这个ObjectStructure的,但是为了更清晰的展示访问者模式的结构,也为了今后的扩展或实现方便,还是定义一个ObjectStructure。示例代码如下:

/**

 * 对象结构,通常在这里对元素对象进行遍历,让访问者能访问到所有的元素

 */

public class ObjectStructure {

    /**

     * 表示对象结构,可以是一个组合结构

     */

    private Component root = null;

    /**

     * 提供给客户端操作的高层接口

     * @param visitor 客户端需要使用的访问者

     */

publicvoid handleRequest(Visitor visitor){

       //让组合对象结构中的根元素,接受访问

       //在组合对象结构中已经实现了元素的遍历

       if(root!=null){

           root.accept(visitor);

       }

    }

    /**

     * 传入组合对象结构

     * @param ele 组合对象结构

     */

    public void setRoot(Component ele){

       this.root = ele;

    }

}

(6)写个客户端,来看看如何通过访问者去为对象结构添加新的功能,示例代码如下:

public class Client {

    public static void main(String[] args) {

       //定义所有的组合对象

       Component root = new Composite("服装");

       Component c1 = new Composite("男装");

       Component c2 = new Composite("女装");

       //定义所有的叶子对象

       Component leaf1 = new Leaf("衬衣");

       Component leaf2 = new Leaf("夹克");

       Component leaf3 = new Leaf("裙子");

       Component leaf4 = new Leaf("套装");

       //按照树的结构来组合组合对象和叶子对象

       root.addChild(c1);

       root.addChild(c2);

 

       c1.addChild(leaf1);

       c1.addChild(leaf2);

 

       c2.addChild(leaf3);

       c2.addChild(leaf4);

 

//创建ObjectStructure

       ObjectStructure os = new ObjectStructure();

       os.setRoot(root);

       //调用ObjectStructure来处理请求功能

       Visitor psVisitor = new PrintNameVisitor();

       os.handleRequest(psVisitor);

    }

}

输出的效果如下:

节点:服装

节点:男装

叶子:衬衣

叶子:夹克

节点:女装

叶子:裙子

叶子:套装

看看结果,是不是期望的那样呢?

好好体会一下,想想访问者模式是如何实现动态的给组件添加功能的?尤其是要想想,实现的机制是什么?真正实现新功能的地方在哪里?

(7)现在的程序结构

       前面是分步的示范,大家已经体会了一番,接下来小结一下。

如同前面的示例,访问者的方法就相当于作用于组合对象结构中各个元素的操作,是一种通用的表达,同样的访问者接口和同样的方法,只要提供不同的访问者具体实现,就表示不同的功能。

同时在组合对象中,接受访问的方法,也是一个通用的表达,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功能,统统接受就好了,然后回调回去执行真正的功能。这样一来,各元素的类就不用再修改了,只要提供不同的访问者实现,然后通过这个通用表达,就结合到组合对象中来了,就相当于给所有的对象提供了新的功能。

示例的整体结构,如图25.7所示:

359941db9df77473a5da6dcf3325de03__3.JPG

图25.7  访问者模式结合组合模式的示例的结构示意图

25.3.3  谁负责遍历所有元素对象

在访问者模式中,访问者必须要能够访问到对象结构中的每个对象,因为访问者要为每个对象添加功能,为此特别在模式中定义出一个ObjectStructure来,然后由ObjectStructure来负责遍历访问一系列对象中的每个对象。

(1)在ObjectStructure迭代所有的元素时,又分成两种情况。

  • 一种是元素的对象结构是通过集合来组织的,那么直接在ObjectStructure中对集合进行迭代,对每一个元素调用accept就好了。如同前面25.2.4的示例所采用的方式。

  • 另一种情况是元素的对象结构是通过组合模式来组织的,通常可以构成对象树,这种情况一般就不需要在ObjectStructure中迭代了,而通常的做法是在组合对象的accept方法里面,递归遍历它的子元素,然后调用子元素的accept方法,如同前面25.3.2的示例中Composite的实现,在accept方法里面进行递归调用子对象的操作。

(2)不需要ObjectStructure的时候

在实际开发中,有一种典型的情况可以不需要ObjectStructure对象,那就是只有一个被访问对象的时候。只有一个被访问对象,当然就不需要使用ObjectStructure来组合和迭代了,只要调用这个对象就好了。

事实上还有一种情况也可以不使用ObjectStructure,比如上面访问的组合对象结构,从客户端的角度看,他访问的其实就是一个对象,因此可以把ObjectStructure去掉,然后直接从客户端调用元素的accept方法。

还是通过示例来说明,先把ObjectStructure类去掉,由于没有了ObjectStructure,那么客户端调用的时候就直接调用组合对象结构的根元素的accept方法,示例代码如下:

public class Client {

    public static void main(String[] args) {

//定义组件数据,组装对象树,跟刚才的测试一样,这里就省略了

       Visitor psVisitor = new PrintNameVisitor();

root.accept(psVisitor);

    }

}

(3)有些时候,遍历元素的方法也可以放到访问者当中去,当然也是需要递归遍历它的子元素的。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:想在访问者中实现特别复杂的遍历,访问者的实现依赖于对象结构的操作结果。

比如25.3.2的示例,使用访问者模式和组合模式组合来实现了输出名称的功能,如果现在要实现把组合的对象结构按照树的形式输出,就是按照在组合模式中示例的那样,输出如下的树形结构:

+服装

 +男装

  -衬衣

  -夹克

 +女装

  -裙子

  -套装

要实现这个功能,在组合对象结构中去遍历子对象的方式就比较难于实现,因为要输出这个树形结构,需要控制每个对象在输出的时候,向后的退格数量,这个需要在对象结构的循环中来控制,这种功能可以选择在访问者当中去遍历对象结构。

来改造上面的示例,看看通过访问者来遍历元素如何实现这样的功能。

首先在Composite的accept实现中去除掉递归调用子对象的代码,同时添加一个让访问者访问到其所包含的子对象的方法,示例代码如下:

public class Composite extends Component{

    //其它相同部分就省略了,只看变化的方法

     public void accept(Visitor visitor) {

       //回调访问者对象的相应方法

       visitor.visitComposite(this);

for(Component c : childComponents){

           //
调用子对象接受访问,变相实现递归

           c.accept(visitor);

       }

    }

public List<Component> getChildComponents() {

       return childComponents;

    }

}

然后新实现一个访问者对象,在相应的visit实现里面,添加递归迭代所有子对象,示例代码如下:

/**

 * 具体的访问者,实现:输出组合对象自身的结构

*/

public class PrintStructVisitor implements Visitor {

    /**

     * 用来累计记录对象需要向后退的格

     */

    private String preStr = "";

    public void visitComposite(Composite composite) {

       //先把自己输出去

       System.out.println(preStr+"+"+composite.getName());

       //如果还包含有子组件,那么就输出这些子组件对象

       if(composite.getChildComponents()!=null){

           //然后添加一个空格,表示向后缩进一个空格

           preStr+=" ";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//输出当前对象的子对象了

           for(Component c : composite.getChildComponents()){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递归输出每个子对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c.accept(this);

           }

           //把循环子对象所多加入的一个退格给去掉

           preStr = preStr.substring(0,preStr.length()-1);

       }

    }

    public void visitLeaf(Leaf leaf) {

       //访问到叶子对象的数据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System.out.println(preStr+"-"+leaf.getName());

    }

}

写个客户端来测试一下看看,是否能实现要求的功能。示例代码如下:

public class Client {

    public static void main(String[] args) {

       //定义所有的组合对象过程跟上一个client是一样的,这里省略了   

       //调用根元素的方法来接受请求功能

       Visitor psVisitor = new PrintStructVisitor();

       root.accept(psVisitor);

    }

}

25.3.4  访问者模式优缺点

l          好的扩展性
    能够在不修改对象结构中的元素的情况下,给对象结构中的元素添加新的功能

l          好的复用性
    可以通过访问者来定义整个对象结构通用的功能,从而提高复用程度

l          分离无关行为
    可以通过访问者来分离无关的行为,把相关的行为封装在一起,构成一个访问者,这样每一个访问者的功能都比较单一。

l          对象结构变化很困难
    不适用于对象结构中的类经常变化的情况,因为对象结构发生了改变,访问者的接口和访问者的实现都要发生相应的改变,代价太高

l          破坏封装
    访问者模式通常需要对象结构开放内部数据给访问者和ObjectStructrue,这破坏了对象的封装性

25.3.5  思考访问者模式

1:访问者模式的本质

访问者模式的本质:预留通路,回调实现

仔细思考访问者模式,它的实现主要就是通过预先定义好调用的通路,在被访问的对象上定义accept方法,在访问者的对象上定义visit方法;然后在调用真正发生的时候,通过两次分发的技术,利用预先定义好的通路,回调到访问者具体的实现上。

明白了访问者模式的本质,就可以在定义一些通用功能,或者设计工具类的时候让访问者模式派上大用场了。你可以把已经实现好的一些功能,把它们作为已有的对象结构,因为在今后可能会根据实际需要给它们增加新的功能,甚至你希望开放接口来让其它开发人员扩展这些功能,那么你就可以用访问者模式来设计,在这个对象结构上预留好通用的调用通路,在以后添加功能,或者是其它开发人员来扩展的时候,只需要提供新的访问者实现,就能够很好的加入到系统中来了。

2:何时选用访问者模式

建议在如下情况中,选用访问者模式:

  • 如果想对一个对象结构,实施一些依赖于对象结构中的具体类的操作,可以使用访问者模式

  • 如果想对一个对象结构中的各个元素,进行很多不同的而且不相关的操作,为了避免这些操作使得类变得杂乱,可以使用访问者模式,把这些操作分散到不同的访问者对象中去,每个访问者对象实现同一类功能

  • 如果对象结构很少变动,但是需要经常给对象结构中的元素对象定义新的操作,可以使用访问者模式

25.3.6  相关模式

l          访问者模式和组合模式
    这两个模式可以组合使用。
    如同前面示例的那样,通过访问者模式给组合对象预留下扩展功能的接口,使得给组合模式的对象结构添加功能非常容易。

l          访问者模式和装饰模式
    这两个模式从表面看功能有些相似,都能够实现在不修改原对象结构的情况下修改原对象的功能。但是装饰模式更多的是实现对已有功能加强、或者修改、或者完全全新实现;而访问者模式更多的是实现给对象结构添加新的功能。

l          访问者模式和解释器模式
    这两个模式可以组合使用。
    解释器模式在构建抽象语法树的时候,是使用组合模式来构建的,也就是说解释器模式解释并执行的抽象语法树是一个组合对象结构,这个组合对象结构是很少变动的,但是可能经常需要为解释器增加新的功能,实现对同一对象结构的不同解释和执行的功能,这正好是访问者模式的优势所在,因此这在使用解释器模式的时候通常会组合访问者模式来使用。

更多内容搜索“Java私塾”即可